行业政策

银川市出台《关于推进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工作的实施意见》

发布日期:2018-06-12   浏览次数:

银川每吨补贴32.8元来处置建筑垃圾——去年我国产生建筑垃圾23.79亿吨,资源化利用率仅5%左右

 

2018年4月,银川市出台《关于推进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工作的实施意见》。今后,银川市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将采用建设-运营-移交(BOT)方式运作。按照最高不超过30年的政策规定向项目公司授予特许经营权,并按标准(32.8元/吨)给予处置补贴,通过智能管控促进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

银川将加快建筑垃圾智能管控系统建设工作,通过加强对建筑垃圾收运处置全过程监督、控制,实现“源头看得见、运输有定位、终端有计量、查处有证据”与网上供需信息调剂功能,确保在全市范围内实现建筑垃圾的全过程监管,着力解决建筑垃圾运输带泥上路、抛洒严重、偷倒乱倒、行车安全等问题,有效解决建筑垃圾带来的环境问题。下文将对我国建筑垃圾处理行业的发展现状作出分析。

一、建筑拆除面积增长带动垃圾产量增长

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面积规模不断扩张,旧有城区的拆迁改造与新城区的土地一级开发等使得我国过去10年的建筑拆迁面积也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建筑拆除面积已经达到14.36亿平方米左右的规模,同比增长8.34%。

据统计得知,旧建筑拆除产生的建筑垃圾单位面积产出系数为906.7-1335.5千克/平方米,前瞻保守取值1.0吨/平方米。以此测算出,2017年我国建筑拆除过程中的建筑垃圾产量为14.36亿吨左右,同比增长8.34%。

二、建筑垃圾资源化供应链模型

建筑垃圾资源化是一个系统工程,从垃圾源头控制到末端管理的整个过程涉及到多个主体,如建筑物拆除承包商、建筑垃圾运输车队、垃圾填埋场以及垃圾资源化中心等。前瞻从供应链管理的角度出发,以重庆市建筑垃圾管理为例,通过对建筑垃圾处置利用参与主体间的信息流、材料流和资金流的定性考查,构建建筑垃圾供应链模型。

材料流:旧建筑物被拆除后,部分金属等有价值的废旧材料被直接回收,其他废旧材料(如废混凝土)被运往填埋场直接填埋,或者运往垃圾综合处置中心,一些具有潜在价值的废旧材料被资源化再生利用,加工成建筑产品,并在建筑市场上销售,从而进入建筑物施工过程,构成工程实体。

资金流:旧建筑物的业主从市场上选择拆除承包商或拆除公司,支付拆除费用;拆除承包商或拆除公司选择合适的垃圾运输车队运输拆除垃圾,而垃圾运输车队根据拆除承包商或拆除公司支付的运输费金额选择垃圾的去向(填埋场或综合处置中心);被资源化的建筑垃圾变成建筑产品流入市场,新建筑物的业主通过市场交易获得资源化再生产品。

信息流:旧建筑物的业主通过建筑市场获取拆除承包商或拆除公司的相关信息,然后选择合适的拆除企业;拆除承包商、拆除公司和垃圾运输车队也通过市场获取各自信息;新建筑物的业主通过建筑市场了解垃圾资源化产品的性能、价格等信息,决定是否采购再生产品。

三、建筑垃圾资源化现有利用率低

欧美发达国家对建筑垃圾的利用率在95%以上,早在1988年,东京的建筑垃圾再利用率就达到了56%。在日本很多地区,建筑垃圾再利用率已达100%。美国每年有1亿吨废弃混凝土被加工成骨料用于工程建设,其中,68%的再生骨料被用于道路基础建设,6%被用于搅拌混凝土,9%被用于搅拌沥青混凝土,3%被用于边坡防护,7%被用于回填基坑,7%被用在其他地方。

而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回收再利用程度较低。2017年我国产生建筑垃圾23.79亿吨,其中进行资源化利用的仅为11893万吨,利用率仅为5%左右。

借助互联网的兴起,中国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一体化项目已经开始4.0模式的设想与研究,“十三五”时期,大中城市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有望达到60%,其他城市有望达到30%。

分享:

中国砂石协会

2018年06月12日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52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