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河砂共机制砂一色,石屑与水洗砂齐飞——2021年上海市建设用砂市场调研报告

发布日期:2021-08-11   浏览次数:

河砂共机制砂一色,石屑与水洗砂齐飞——2021年上海市建设用砂市场调研报告

 

2021年上海市建设用砂市场调研报告

上海市石材行业协会砂石分会

上海市石材行业协会砂石分会(以下简称砂石分会)根据协会年度计划,于7月进行了2021年度的市场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概述

本次调研的企业样本数为27家,其中预拌混凝土企业22家,预制构件企业3家,干粉砂浆企业2家。调研对象所在区域分布于浦东、闵行等10个区,其中国有企业占比为25.93%。

调研样本区域分布

图片

考虑到采购方式和运输条件的不同,企业对市场的感受度也不一样,为了尽可能地让样本具有代表性,这次选择调研对象即有黄浦江自有码头的,也有远离河道需要陆上驳运;有自行采购的,也有经销商垫资供应的;对砂需求数量、质量、价格差异分布均衡,我们认为这次调研样本具有代表性,调研结果可以反映上海实际情况。

图片

二、市场供求分析

1、上半年砂市场风云变幻,今年进入3月后,上海地区的建设用砂供应发生骤变,因市场供应量有限,优质砂几乎断档,市场上不但价格飞涨,而且砂的质量下降很大,价格和质量不合理剪刀差,引发混凝土等下游产业的恐慌,建设工程的安全和质量深受影响。经过各方的密切配合,加上市场本身的矫正力量,在较短的时间内扭转了局面,但是企业对此心有余悸。

2、今年3月上旬开始,球磨砂成为市场主角,来源不明的球磨砂还常常一船难求,价格比去年同期的水洗砂高10-15元/吨,拌制的混凝土经常发生速凝、假凝,与外加剂发生异常反应。外加剂用量大幅增加,坍落度损失还不好控制,不少企业逼迫停止使用球磨砂。幸亏4月下旬大量石屑和机制砂到达,总算度过了无米之炊之难关。

3、上半年发生的供应短缺主要原因分析:

(1)今年是十四五开端之年,各地建设对砂石需求剧增;

(2)海砂禁产,长江禁运,市场缺乏补充来源;

(3)矿山关停并转、升级改造,减少市场供应量;

(4)砂石供应和使用单位不重视培育供应链,一旦遇到市场风吹草动,短时间内会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

4、机制砂已成为混凝土细骨料的主流,调研证实,今年3-4月间上海砂紧缺对企业影响非常大,其后遗症至今尚未完全消退,主要就是混凝土强度增长慢,有的中期开始强度停滞增长等。调研的27家企业中,使用或使用过机制砂的有21家,占77.78%,说明机制砂已成为混凝土细骨料的主流,建立稳固的机制砂来源越显重要。

三、质量管理现状

(一)亮点,

1、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在不断提升,质保书及时到位率、氯离子和亚甲蓝检测、对絮凝剂的防控等,大多数企业都做的很好。供应商信息也越来越透明,对质量要求也越发明确,整个市场秩序比去年更好了。如有的混凝土企业不忘初心,宁可增采购成本,也不采购不符合要求的砂石;有的预制构件厂始终把住质量关,以200多元价格采购优质河砂,生产的PC构件赢得客户好评,配套的工程获得优质奖项;有的砂浆生产企业,为了保证产品质量,自行到市场上选购高价的河砂。

2、案例,调研中发现不少质量管理的亮点,如三航高桥基地,所用砂的品质好,检测项目齐全,资料文件完整;又比如建工谊建,厂容厂貌一流,质量管理也非常好,质量管理部门具有否决权,而且自检、质保书和第三方检测项目都做的非常好。

(二)短板

1、没有做到先检验后使用。由于砂源的复杂化,需要检测项目的增多,调研发现“先检验”执行情况总体良好。但“后使用”与过去比则有所退步。调研中了解到,搅拌站生产需求量大,往往是检验和使用并举,检验结果无法起到指导作用,仅仅成为检测台账的一个数据。

2、第三方检测执行不到位。有的企业对81号文件的认识不足,至今没有执行第三方检测要求;有些企业纠结于成本费用,有意减少第三方检测的必检项目,过分的仅检测贝壳含量一项;有个别企业弄虚作假,明明在用机制砂却送天然砂检测;有的堆场里的砂质量很差,复试报告却填报Ⅱ类优质砂;有的炒锅、锅铲都锈迹斑斑,被追问时改称烘箱烘干,但控制温度和烘干时间明显不对;还有的搞选择性检测,不能如实反映在用砂的质量,失去了检测的意义。有些自述为了应付检查,将不同的砂全部写成天然砂,纯粹是糊弄自己,改变这种情况刻不容缓。

图片

3、检测不合规的企业多。27家受调研企业中,上半年使用建设用砂出现不合规的企业多达20家,占调研总数的74.07%,在这其中12家企业是送样检测的项目不齐全,占调研数的44.44%,这类企业主要是省钱,所以只检测自己没有能力检测的项目;8家企业使用机制砂,却用天然砂代替送检,检测的项目都是天然砂的,占调研数的29.63%。这类企业的动机或想法比较复杂,一般认为检测报告和质保书显示天然砂,可以让用户对质量放心,也让混凝土或构件产品“吃得起”价钱。有5家企业尚未开展第三方检测,占调研数的18.52%,这类企业基本上都有说不清的小九九、能混则混。认真执行81号文,检测完全符合要求的比例很低,说明第三方检测落实还需努力推进。

四、价格上扬趋缓

1、砂石市场交易板块依然坚挺,但呈现分化的趋势。天然淡水砂一骑绝尘,优质机制砂紧随其后,石屑和球磨砂则跳动比较大,好的不一定有好价格,差的也可能卖出好价钱。调研收集的价格情况如下:

砂价格采信情况

图片

天然砂的结算价格基本在160-185元/吨,最高的200元/吨。机制砂(包含机制砂、石屑、球磨砂)120-160元/吨。

2、价格高低与采购和运输关联密切。自行采购、现金采购、具备自有码头的,砂石价格都要比平均价格低20元/吨左右。如果由经销商供应需要陆运短驳,结算单价明显上升。上半年只有个别企业砂的保供、质量、价格影响很小,但大多数企业冲击很大,至今记忆犹新,心有余悸。

五、调研引发思考

(一)砂来源更趋复杂化,质量防控不可松懈

随着各地建设的发展,随着矿山的关停并转,随着一些北砂南运路径的打通,上海地区的砂来源将更趋于复杂多变。由于上海远离矿山基地,行业发展的现状和传统,企业多数无力现金采购,从上海周边想购得机制砂几乎不可能,经销商也要有一定的利润,要想用市场的中间价格不可能买到优质砂,过去我们呼吁打通产供销管道,其实问题并不是畅通那么简单。2019年的调研报告中就提到:尽管从业人员不断突破自我,摸索出一套比较有效的管控举措,但是对能否持续......,保证实体的耐久性不受影响,至今没有十分的把握,该报告也提到“风险犹如达摩斯剑时刻悬在头顶上”,至今仍没有得彻底的改变,所以被动和风险依旧,防控仍需加强。

图片

(二)行业管理和自律仍需加强

协会推出流向单、电子质保书,方便矿山、经销商以及用户,使用情况总体良好,尤其是质保书到位率有大幅提升,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不合规问题,比如填写的结算价格与市场价相差太大,容易误导价格信息的收集、使用。

又比如,质保书上采用第三方检测数据的少,只填写合格没有具体数据的还不少;没有使用机制砂质保书,有的机制砂填写在天然砂质保书上;对砂石料产地、来源仍不够重视,主要是持证企业责任,其次用户对此也不够关注,这次调研有10家产地不明,有的连砂来自山东还是福建都不清楚。

(三)加强研究,不断提高对建设用砂的认识

进入21世纪,上海的用砂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先是长江砂转为湖砂,花了不少时间适应。而后水洗砂登场,从不敢用到无可奈何用,为了降低氯离子影响,掺入机制砂配成混合砂。后来海砂又禁产了,接着大批量使用机制砂,针对颗粒级配和细度模数特性,刚刚摸索出一些经验,3-4月间又冲进不明来源的球磨砂,这种砂含泥粉量高、含水率高,含絮凝剂高,一下子真的无法适应。尤其是劣质球磨砂伤害力太大,让行业的老法师都无从适应。

其实球磨砂也是机制砂的一种,只是生产方式不同,前者是用球磨机生产,后者是用破碎机生产;前者是湿法生产不容易扬尘,通常含水率比较高,而且废水循环处理不当,容易产生絮凝,影响砂的质量和使用性能。球磨砂制备的取料广泛,可以是碎石、卵石、塘渣、风化石、甚至工业废渣、金属尾矿,所得的砂可能含有不适宜物质,如果没有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就会使混凝土性能发生变化,影响硅酸盐水泥的水化,导致混凝土生产过程控制困难,拌合物性能异常,混凝土强度增长异常等,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经验制定操作指南。至于销售劣质、有害球磨砂的行为,我们应该予以谴责和制止。这次调研中我们也看到了优质的球磨砂,在一家企业里见到一批砂,从颜色和颗粒形状都似同天然砂,结果业主揭秘道是球磨砂。

在建工谊建混凝土有限公司,试验室主任为我们演示了絮凝剂检测,这种方法能够较好地把守初验关,但是这种检测只能够定性,希望进一步研究,能够开发对各类建设用砂简易便捷,能够量化的检测方法,让上海这个缺乏资源的城市,能够拓宽建设用砂资源的利用渠道。

(四)发挥协会作用

1、对尾矿或废渣生产的球磨砂,一定要引起充分的注意,协会可以组织外出学习到生产现场考察,组织球磨砂应用课题组,建立检测、使用、评定的统一标准。

2、建立基地,积极引进优质机制砂。比如洞庭湖、鄱阳湖砂开采、供应数量非常有限,需要的企业可以与协会联系,通过协会与采砂企业签订协议,建立上海市场供应基地,取得稳定的砂供应量,对于预制构件企业而言,很有必要。过去上海每年消耗的水洗沙尚无统计,但是其总数肯定不会少,这一部分将由其它砂种来补充,没有稳固的供应基地,就不会有可靠的建设用砂。

3、个别经销商高价销售劣质球磨砂,对这种无良行为应该受到谴责。随着砂石料市场的成熟,随着砂石料作为紧缺原料,今后靠中间商临时到市场采购会越来越难,3-4月的市场其实就是一种警告,所以未雨绸缪显得尤为重要。

4、加强市场调研和行业统计。协会应加强市场调研,注重行业统计和分析,发现问题及时预警;同时联合政府、科研机构积极开展建立砂供应监督、组织机制砂货源、建立机制砂使用标准开展质量培训等工作,从而不断提高上海市场建设用砂的保供保质能力。

来源:上海市石材行业协会砂石分会

分享:

中国砂石协会

2021年08月11日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52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