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报道

“一带一路”倡议对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影响

发布日期:2018-01-07   浏览次数:

一带一路”倡议对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影响
 

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我国装备制造业迎来了走出去的巨大机遇,但经营环境和经营风险也存在诸多的不确定性。“一带一路”倡议为我国装备制造业“走出去”带来巨大的机遇,随着“一带一路”倡议进入全面落实阶段,在走出去的过程中,有利于实现我国装备制造业的产业转移、产业升级乃至全球化布局。

1.基建先行带来机械设备的出口需求,为装备制造业消化结构性过剩提供新途径

截至目前,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基础设施投资签约进展顺利,在六大经济走廊框架下,能源设施建设、电网建设、铁路交通建设加快推进。

机械设备作为上游端,是工程建设中必不可少的环节。目前国内市场对工程机械的保有量较大,增量需求不足,但“一带一路”海外基建项目扩张将带来巨大的行业需求,尤其是一些具备高端核心技术的设备需求量增加会更快。



 

当前,我国在工程机械、铁路装备等诸多领域已经取得了很大突破,并开始占领海外市场,“一带一路”倡议极大地促进了机械产品占领全球市场,挖掘机和装载机等海外项目建设必需的机械设备增长迅猛。

2016年,我国挖掘机全行业29家企业共销售挖掘机70320台,同比增长19.3%;共出口挖掘机7327台,同比增长27.8%。随着大量“一带一路”项目的开工建设,相关机械设备的出口需求将进一步增加。



 

2.加强装备制造业的投资合作,完成国内装备制造业的产业转移

“一带一路”沿线大部分是发展中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大部分国家的工业化程度不是很高,各国正处于工业化进程的推进过程中,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加强装备制造业的投资与合作,符合各国推进工业化进程的需要,也是“一带一路”倡议建设的重点领域。

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装备制造业将顺应“一带一路”沿线众多国家的产业转型升级趋势,积极鼓励和支持我国装备制造企业“走出去”到这些国家投资创业。国内有条件的装备企业可以采取合作投资建设相关产业园区,或者建立研发中心,促进当地产业升级和增加就业,提升我国装备制造相关企业的综合实力。通过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装备制造业的投资合作来完成国内装备制造产业的转移,并加强与相关国家的产能合作。



 

3.部分装备产品的核心技术可以向沿线国家形成技术输出,实现全球化布局

当前,我国装备制造业产值在全球占比超过1/3,居世界第一。其中,我国装备制造业中的高铁、核电等多个领域已经拥有一批具有较高竞争力的新技术和新产品,获得了国际市场的认可,具有非常高的知名度,技术的溢出效应开始显现。同时,“一带一路”沿线各国之间的发展差距大,许多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经济体技术需求旺盛。随着我国装备制造业与沿线国家深度合作的展开,目前,以高新技术研发和转化为主体的高科技产业合作区开始出现。



 

4.我国装备制造业向欧洲发达经济体渗透,带动我国装备制造实现产业升级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包括10个欧盟成员国,也使得“一带一路”倡议的效应向西辐射到欧洲国家经济圈。渝新欧、郑新欧、义新欧等13条欧亚快线铁路网越来越将中欧铆在一起发展。“一带一路”倡议将为中国与欧洲更紧密的合作带来更大动力,欧洲发达经济体借助“一带一路”倡议发展经济,与我国合作的愿望增强。例如,法国第二大城市马赛积极打造商贸平台,是马赛市政府对接“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举措。我国企业可以借此机会,向欧洲发达经济体渗透。我国装备企业可以瞄准国际高端制造业,通过投资合作、并购,利用其核心资源进行动能转换,实现价值链从低端向高端攀升,带动我国装备制造业实现产业升级。



 

装备制造业进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面临的挑战

由于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不乐观,市场环境的变化大,许多发展中国家监管体系有待完善,再加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风俗文化差异大,因此在“一带一路”国家的投资合作和项目运营存在风险。特别是,基建等项目投资规模大、运营周期长,项目收益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1.我国装备制造企业与其他国家存在激烈的竞争关系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绝大多数为发展中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投资成本相对较低,工业发展尚不成熟,客观上对于外资进入、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有着巨大需求。在部分“一带一路”的沿线国家,中国企业正在同美国、日本、欧盟、印度等国企业展开激烈竞争。



 

2.我国装备制造项目面临当地法律的监管问题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众多,又覆盖多个经济合作区域,各国以及各经济合作区域在法律体系、市场准入、行业监管、金融税收安排、进出口管理、环境保护、劳工保护以及投资争端解决等方面的规定各有不同。我国装备企业在当地开展业务,从招投标、投资、建设,到用工、经营等方方面面都面临当地法律的监管问题,如果对当地法律不熟识,违反当地法律很可能造成项目的损失,甚至引发与投资国的矛盾冲突。

3.装备制造企业参与的项目投资开发周期长,面临利率风险

当前,我国装备制造企业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项目大多是基础设施和资源开发类项目,这些项目建设施工周期长,投资额度大,其中有部分借贷资金,利率变化会直接影响投融资成本,银行对项目融资利率的提高会导致项目资金成本或债务负担的增加,使得项目偿还贷款的风险加大,也提高了项目资金的成本和机会成本。



 

应对策略

1.提升企业的适应和管理能力,完善企业内部风险控制系统

海外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环境复杂多变,语言文化、商业规则、法律体系、行业标准等与国内截然不同,对企业的适应能力和管理水平提出更高要求。企业要从制度层面评估并完善企业内部风险控制系统,加强风险控制、作业流程、内部会计控制等一系列制度建设,及时防控、预警及应对可能出现的风险。



 

2.投资前建立动态和量化的投资环境评估系统

投资前,企业应对投资国家、区域以及国际组织的宏观经济风险、税务、商务、社会保险等相关法律法规及要求进行全面的尽职调查,在谈判和签署投资项目协议时,在专业机构的帮助下,加入一些“触发性”条款,以保护企业的利益。

3.要结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市场发展趋势

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过程中,企业要紧密结合中央提出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发展方式从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换,进一步推进有效的宣传、供应、生产、销售的升级,提供能够满足当地市场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将产品服务从劳动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转变,真正发挥出引领市场、创造需求的作用。

4.以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建立相应体制,瞄准全球化竞争

要以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建立能够企划、制定并实施并购战略、企业合作战略等全球战略的组织架构,尤其需要建立相应体制,使企业的整体战略能够灵活展开,进而参与全球化竞争,实现可持续发展。

分享:

中国砂石协会

2018年01月07日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5207号